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小麦外观品质分析仪使用指南与注意事项

小麦外观品质分析仪使用指南与注意事项

更新时间:2025-10-27   点击次数:61次

小麦外观品质分析仪是粮油质检、收储及加工领域的重要工具,其通过图像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小麦不完善粒的快速检测。正确使用设备并遵循操作规范,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延长仪器使用寿命。以下从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两方面展开说明。

使用方法:三步完成高效检测

1. 前期准备与设备启动

环境要求:将设备放置于干燥、无强光直射的实验室或质检室,避免灰尘和振动干扰。开机前检查电源稳定性,确保电压符合设备要求(通常为220V±10%)。

系统自检:接通电源后,设备自动进行系统初始化,包括摄像头校准、光源稳定性测试及AI模型加载。此过程约需2分钟,期间需保持设备静止。

参数设置:通过10.1寸触摸屏进入主界面,选择检测模式(如快速筛查全项分析),输入样品编号、批次等基本信息。系统支持自定义检测阈值,用户可根据标准调整不完善粒的判定范围。

2. 样品处理与自动检测

样品制备:从待检小麦中随机取样150克,使用分样器缩分至均匀状态。避免使用破损、结块的样品,防止进样仓堵塞。

自动进样:打开设备顶部的进样仓,将样品倒入专用托盘,确保分布平整。关闭仓门后,点击屏幕开始检测按钮,系统自动完成图像采集、特征提取与AI分析。

结果输出:检测完成后,屏幕显示不完善粒总量及病斑粒、生霉粒等6项分类数据,并生成符合GB/T 5494标准的检测报告。用户可选择打印或导出至U盘。

注意事项:保障设备稳定运行

1. 操作规范与安全防护

禁止触摸镜头:检测过程中,切勿用手或硬物触碰摄像头及光源模块,避免划伤或位移影响成像精度。

防静电措施:干燥环境下操作时,建议佩戴防静电手环,防止静电干扰电路板。

紧急停机:如遇样品卡滞或异常噪音,立即按下设备侧面的紧急停止按钮,切断电源后排查故障。

2. 日常维护与定期校准

清洁保养:每次检测后,使用软毛刷清理进样仓残渣,定期用无尘布擦拭摄像头表面。每月用标准色板校验光源均匀性。

模型更新:厂家每季度发布AI模型升级包,用户需通过U盘导入系统,以保持对新型病害粒的识别能力。

台间差控制:长期使用后,建议每年联系厂商进行设备间一致性校准,确保多台仪器检测结果可比性。

3. 数据管理与合规要求

数据备份:定期将检测记录导出至云端或本地服务器,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。

标准遵循:严格按照LS/T 6402要求控制检测环境温湿度(温度20℃±5℃,湿度≤65%),防止样品吸湿或干燥影响结果。

通过规范操作与科学维护,小麦外观品质分析仪可长期稳定运行,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可靠数据支持。